title: 一天有24个小时,为什么钟表上只有12个刻度

小时和钟表是怎么来的?

作者:百度知道网友 京虎子 (科普作家)

在人类的绝大部分历史中,一直只有三种划分,也就是日、月和年。到将近公元前四千年时,进入文明阶段的古埃及人因为在温饱之外总会干点什么,才觉得现有的即时方法太不精确了。

古埃及的科学家们因此发明了小时。他们把一日划分为24小时,这种划分被一直沿用到今天。他们又将24小时平分,白天12小时,黑夜12小时。

为什么会出现12进位制?莫非是一位双手六指的奇人发明的?

是因为有凌晨和傍晚这两段不属于白天和黑夜的时段。古埃及人一样根据手指头的数目把一天分成十份,每份俩小时,再给凌晨一份傍晚一份,就这样成了不伦不类的24小时制。

小时平分法有个问题,随着季节的变化,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也会变化,古埃及人的解决办法是将小时弹性化,夏天,白天的小时就比黑夜的小时长,冬天过来,各自的12小时不变。由于古埃及人坚持平等分配,使得小时这个新的时间最基本单位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,人们不得不发明另外一样东西:计时器。

这就是sundial,也就是中文的日晷。真正的日晷要过了将近三千年才成型,早期的sundial是很简单的根据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的工具,大致就是在地上插个棍来看看影子的长短。

经过漫长的模糊岁月,到公元前六世纪,像样的日晷出现了,据说是希腊人米利都的阿那克西米尼西发明的。但此时其他地区例如埃及和中国也有了类似的计时工具。中国在周朝时出现了最早的计时工具圭表,分两部分,立在地上测日影的叫表,也就是华表的来历,平放着测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圭,因为时间和太阳的影子有关,才有了光阴这个名称。

中国自古用百刻计时法,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。到了汉代的时候,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,这是吸收了传入的古埃及的计时法。像圆盘那样的日晷在此之前代替了圭表,成为主要的计时工具,也是舶来品。后来西学东渐,24小时制传入中国,为了相对应,把原来的时辰称为时或者大时,新来的hour就这样被称为小时。也为了相对应,一百刻被减了四刻变成九十六刻,每个时辰八刻,每小时四刻,才有了一刻之说。

日晷读起来就不易,制作起来也不易,要根据所在的纬度进行调整,还得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。日晷无法精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小时本身就不是个固定概念,而是随着季节变长或变短。公元前127年左右,亚历山大城的尼西亚的希帕霍斯提出把24小时固定住,后来亚历山大城的克罗狄斯•托勒密进一步把一小时分为60分钟,一天从正午开始,直到1925年才改为从子夜开始。

但是约定成俗,各地的人们还是习惯沿用旧的不固定小时制,两种计时方法并用了上千年,直到机械钟表出现后,固定小时制才取代了不固定小时制,中国直到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之前,时辰一直是不固定的。